“在這條橫貫歐亞大陸的綢帶上,便捷的交通是當地居民的期盼,更是帶動國際商貿發展的有力保障,能為此獻一份綿薄之力,是我的驕傲?!鄙罡M饨z綢之路8年的中鐵十五局員工陳建講述了他在非洲的那些故事。
2014年,陳建接受了他人生的第一個挑戰,掛帥領令,奔赴海外。
語言關、技術關、生活關……重重困難,像一副沉重的擔子一樣,壓在這位初出國門的年輕人身上。但是,他是帶著中國鐵建“海外優先”戰略而來,是懷著維護中鐵十五局在坦桑尼亞的榮譽使命而來,短短的50公里道路就是他施展的天地。
在國外開展工作,語言溝通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為了更好地與當地工程師及施工人員交流,工作之余,他積極加強專業詞匯學習。短短一年,他從啞巴英語實現了聽說無礙,國際施工標準也從生疏到熟練掌握。那本厚厚的建筑英語詞典封面顏色已經漸漸褪去,書邊微微翻卷,內頁上布滿紅色標記。
第一個雨季,陳建遇到了他的第二個挑戰。頻發的瘧疾和風寒將他擊倒了,高燒39攝氏度、全身無力、頭痛欲裂,抱著毛巾被抖成篩子的他第一次想到了回家??蛇@個念頭轉瞬即逝。他告訴自己,施工黃金時間不等人,不能在項目建設關鍵時期掉鏈子。在5天治療后,他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又上了工地。為了掌握全線施工技術難點、重點,他走遍施工沿線,將每個技術參數、每個節點工程都銘記于心。
悠悠的坦噶尼喀湖,見證了中鐵十五局建設“海外絲綢之路”的壯志豪情,也見證了陳建奮戰在施工一線的滿腔熱忱。他用無私的情懷為海外事業奉獻著光和熱。2015年,由于受氣候影響,坦桑尼亞50公里道路項目施工進度一度處于滯后狀態。為了解決項目遇到的困難,改善企業在業主及監理心中的形象,陳建臨危受命,接下了項目經理的擔子,迎來了他第三個挑戰。
為了及時解決施工問題,提高施工產值,實現項目資金可持續流轉,陳建常常在現場指揮工作,廢寢忘食。也正是他身上這種正能量,感染著團隊每一個人,大家緊緊擰成一股繩,迅速扭轉被動局面,實現了項目良性發展。
面對連工地使用的對講機都要從國內購買的物資匱乏狀況,陳建深知,不能再這樣等下去,必須另想辦法。他一次次組織召開方案評審會,對施工步驟、節點工期進行優化再優化。在一次方案評審會上,有人提出:“我覺得這個方案差不多了,施工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隨機應變?!币幌螂S和的陳建拍起了桌子說:“工程施工沒有‘差不多’,企業信譽容不得‘差不多’,咱不能干砸牌子的事兒?!苯涍^不懈努力,優化后的施工方案讓施工速度提升15%以上,節約成本5%左右。
項目施工進度突飛猛進,整體形象得到極大改變,綜合收益率明顯提高。陳建也帶領團隊以實際行動重新獲得業主青睞,坦桑尼亞國家工程部部長到現場檢查時給予高度評價,業主也主動將13公里路基施工交給他們完成,實現了50公里道路項目的滾動經營。
從一名工科生到能夠使用英語與外方無障礙交流,從一個專業技術人員成長為有著卓越海外項目管理經驗的復合型人才,坦桑尼亞寬闊通暢的道路上,既有陳建蛻變過程的痛苦,也有他收獲成長的喜悅。
2021年5月,在和家人短短相聚之后,他再次踏上東非大地,來到坦桑尼亞。項目黑人司機問他:“你為什么回來?”他沒有回答,國外疫情兇猛,家人期盼陪伴,為什么會回來?
“企業‘走出去’的征程上,需要每一名員工腳踏實地、突破自我去開創新格局,更需要每一名‘走出去’的員工肩負起發展重任,用‘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氣和魄力率先試水,總結經驗,為后繼者提供經驗和規律,而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彼紤]良久之后,陳建為自己找到了答案。
時至今日,中鐵十五局已在坦桑尼亞市場站穩腳跟,項目實現了由1到11的轉變,兩個參建工程獲坦桑尼亞時任總統名字命名,在實現多領域綜合發展的同時,在坦桑尼亞贏得了諸多榮譽和良好口碑。
如今,已經在坦桑尼亞奮斗8年的陳建,又接到了新的任務,前往95.2公里道路項目,為坦桑尼亞發展修建新的坦途。
陳建為坦籍員工頒發獎狀、獎金(吳海英 攝)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